价值投资是一种修行

曾生 CFA   2020-08-09 本文章207阅读


2500年前的太阳,跟现在的太阳是同一个。时近中午,晃眼的太阳高高地照在古印度中部的舍卫国,已经有些酷热了。吃饭的时间到了,一群出家人穿上袒露右肩的袈裟,拿起饭钵,陆续进入舍卫大城化缘。

说是化缘,用文雅一点的说法,也叫做乞食。就是挨家挨户,分头去讨。不过,乞食归乞食,却是有很多规矩的。

比如,不管这家是穷是富,必须顺次讨过去,不能只到贫民区讨,也不能只到富人区去讨,这叫做不起分别心。并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不能超过三家。一天只吃一顿饭,讨了三家还不够,那就留着肚子到第二天。

讨好了饭,大家端着饭钵,低着头,慢慢地走回佛堂。路上是不能吃的。这跟我们在大学里那可不一样,从食堂打了饭,三五同学,一路说笑一路吃,到宿舍刚好吃完,顺便去水房把碗洗了,不雅啊!

这些出家人吃好了饭,就收拾好饭钵和衣服。把脚洗干净了(不穿鞋子),把坐塌整理平整了,就群坐在一处,开始讲经说法了。

整个流程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又很讲究,舒服又卫生。即便过去了2500年,现代人的生活起居大致还是一样的。

这群出家人中间,有老有少。虽然面目各异,但是穿衣,吃饭等行为举止却又没什么两样。大家都是同样的平和,同样的庄重。但是他们中间有一个老者,你一定知道,他就是——释迦摩尼。

笔者初次接触《金刚经》,开篇第一段就看到如下所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伟大的佛祖,应该是三头六臂、法力无边才对,怎么会显得如此平凡?再说了,《金刚经》据说是阐述佛学“大智慧”的经典,讲的是佛家“根本智慧”,怎么出现了这么“烟火气”的开篇?

在现代日常汉语中,被误用得最惨的一句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误用的意思就不重复了,其真义是:“道行(héng)每提升一尺,魔障就会跃升一丈”。

其中,“道是佛家借道家的道字格义,借指修行的成果。魔则是梵文音译魔罗的略称 (引自百度百科) 。”

你也许很担心自己的道行不够高,但是你是否意识到,道行不高并不可怕,道行高恰恰会成为自毁的原因。有了道,还需要德来管着,否则心魔就会占领你的心。

好不容易获得了一点成就,自己的心魔瞬间就上来了。继续提升,心魔却以十倍速膨胀;再提升,心魔仍以十倍速膨胀……最终,被心魔吞噬!

在股市赚点钱,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一直赚钱。学习一些投资能力,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当投资能力提高之后,人会忘乎所以。有几人能斗败心中之魔?

佛陀,出生时贵为王子,为了脱离轮回,获证涅槃,不惜出家修道。祂32岁悟道,81岁圆寂,期间七七四十九年,一直在这么流浪着,亲自托钵乞食,讲经说法。

佛祖本已得道,又能回归得如此彻底,其德行之伟大,不得不让人感动!


01 冲动是魔鬼


最大的心魔,就是感情用事。很多重大的失误,其实往往因为一念之差。

聪明人为什么会干傻事?因为,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所做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在感情用事。

最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发现了一些让我们吃惊的事实。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研究者给每个受试者一些钱,并用仪器检测他们在网上购物时的大脑活动。

研究发现,在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中,人脑中提供愉悦感的“伏隔核”,和感受痛苦的“岛叶”,同时变得很活跃。这意味着,在人们做购买决定的时候,一方面商品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使人产生想买的冲动;另一方面,人们会心痛花钱,也怕买错。

而最终决定到底要不要买,就得看伏隔核和岛叶这两个区域哪一个更活跃。既然“伏隔核”和“岛叶”都是控制感情的区域,那么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

决策,并非如以前人们认为那样是理性与感情的竞争,而其实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

在美国动画片《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中,把情绪在人们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做了非常形象地刻画。电影中,主人公的行为受到快乐、悲伤、恐惧、忧郁和愤怒等五种情绪的影响。

人的大脑中好像有一个由各种情绪组成的董事会,当一种情绪主导董事会时,它会调用相关的理性为其服务,给这种情绪所做决策找到各种事实依据,来支持情绪的决策。

因此,人们通过读书学习辛辛苦苦获得的知识,只是给彼此竞争的不同种类情绪提供信息和辅助。

人们的意识以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实意识只不过是在倾听各种感情模块用理性来为自己找理由而已。人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大卫·休谟在200多年前就提醒过“理性是且只应当是激情的奴隶,并且除了服从情绪,和为情绪服务之外,不能扮演其他任何角色(Reason is, and ought only to be the slave of the passions, and can never pretend to any other office than to serve and obey them)”。这句名言也被简单翻译为“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

情绪对理性的影响有多大,人们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一些例子的。“白天不懂夜的黑”,人的想法会因时因地而快速改变。人头脑中起主导作用的情绪,会因时因地快速变换。

为什么人在地面上行走自如,但是一到高空的透明玻璃地板上,就挪不开步子呢?尽管工作人员已经明确告诉过游客,这个玻璃地板足够牢固,绝对安全。

为什么学生们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试时却做不出来了呢?

股市上的“恐高症”也是非常明显的行为偏差。最有害的,是明明发现了一个投资机会,在纸上计算地清清楚楚,开会讨论也讨论地明明白白,但是一有风吹草动,就慌不择路地平仓了。

理性在这个时候变得软弱无力,因为它被情绪奴役了。而意志力即便想尽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也是收效甚微。

另外一个坏消息是,人其实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抑制或消除自己的情绪。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普通人每天会在脑海里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每一个念头都可能与外界环境产生冲突,而激起情绪。

也许打坐冥想练瑜伽,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心不受这些情绪的冲击,但不能阻断这些这些念头从心中涌起,只不过可以让他们比较安静地流过,就像老式报价器上滚动的字幕条。

其实,对付情绪这种心魔,更加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会在情绪将起未起之时,就预先感觉到它;然后不对抗,也不助长,只是静静得“看着”它在心中升起,稍后再落下,消失,就像看天边的一片浮云。

感情冲动,的确像魔鬼一般难以控制,但是其致命弱点是不能持久,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你想留都留不住。人需要经常训练自己保持内心最深处的平静,然后从容地对待它,不管它是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它很快就会败下阵去。

情绪只是心魔的一种,那些来自人性的心魔,就不那么容易对付了。
 

02 人性三原色


禅意浓浓的《西游记》人人爱看,尤其是孙悟空斩妖除魔的故事个个精彩,但是神通广大的孙猴子为什么总是摘不下那个紧箍咒呢?

因为,紧箍咒代表了人心中的人性。人无论再强,也摆脱不了人性的局限。因情感而起的心魔,容易识别,因任性而起的心魔,非常难测。

就像颜色中有三种原色,红、黄、蓝。人性中也有类似的三原色,生命本能(life instinct)、自我本能(self instinct)和文化本能(culture instinct)。

在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中,为了种群的延续,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只是保留了很多的下意识倾向,就是生命本能,比如有食欲,对异性保持兴趣,讨厌肮脏的东西,厌恶不确定性等等。

动物们,也先天具备一些本能的意识(比如生存意识,繁殖意识等等),他们会本能地去觅食、生育、和保护自己的领地,但是不具有羞耻、自尊、同情、傲慢等来自于自我意识的情感。

科学家观察了各种动物的行为,发现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动物,哪怕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都不具有人类那种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但是人获得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发展出了各种人类情感。人们会特别在乎贴上了自己标签的东西。比如,这是我的作品、我的观点、我的家等等。只要别人不那么赞美、不那么同意这些跟自己有关的东西,就会从心里难受。

除了情感之外,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也开始追求自由意志。甚至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也会强调自由意志。比如,大人回家时,即便已经把门打开了,小孩还是要大人退回去,然后亲自再给你开一次门。

当代社会普遍鼓励大家强调“自我”,追求自由,把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当成了主流价值观。尤其是在西方,生怕孩子不独立,没有自信。

现代人惩罚罪犯已经不从肉体的体罚上下手,而仅仅把罪犯投入监狱,让其失去自由意志,就足以起到惩戒的效果。在经济上,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财务的自由。

可见,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自由的做出选择,实现自我的价值,对于现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拥有了自由意志,人便不再把完成生物本能作为人生理想。试想,人活着就是为了混吃等死?

如何处理人的生物本能与自我本能之间的矛盾呢?造物主好像早就考虑到了这一切,巧妙地在人的先天本能中内置了三个规则。

首先,做符合本能的事,你会获得快乐,比如吃饭和恋爱都能让人愉悦。

其次,这些快乐是短暂的,你必须每隔不久就要重复去做这些事情。否则人们只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规则,大脑只会意识到前一点(快乐),而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后一点(快乐很短暂)。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有欺骗性的,很短暂,人就会开始怀疑人生,就不利于生存了。

之后,语言产生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形成了,这种后天社会性使人开始寻求社会归属感,和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人学会了把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赋予了生物本能之外的意义,建立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及法律体系。最终,这一切塑造了人的价值观,人的文化本能也形成了。

比如,两性相悦本来是人类种群繁衍的生物本能,在自我意识出现之后,寻找对象便成了寻找灵魂伴侣。之后,婚姻制度形成了,除了建立了一系列婚俗礼仪之外,在近代婚姻法律也建立了。

与之相随的,是寻找配偶的各种标准,比如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这就是价值观了。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正常人都不会说,“我跟你结婚,跟你是谁没有关系,这只是我的生物本能!”

尽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发展到70亿的规模,文明昌盛,经济技术发达,但是人的生命本能、自我本能和文化本能,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深及浅,明暗交织。不管人性是多么的复杂多变,而又若隐若现,但是它始终在那里,亘古不灭。

 
03 色即是空


人的文化本能就像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人看待事物是带着偏见的。而人的价值观就是建立在这个文化本能基础上的。有了价值观,人就可以给所有的事情赋予意义。

在佛学的原意上,这副有色眼镜是用来说明,人类无法清楚的认知这个充满偶然性,多变性和欺骗性的现实物理世界,因此这些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表现出的“色”都是“空”的。

在动物世界里,也有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比如蚂蚁,蜜蜂等。但与人的社会性比起来,动物的社会属性更接近一种先天本能,后天经验对其社会性的塑造影响较小。

人是一个故事动物,掌握了语言,会编故事。人类社会的各个子系统,包括宗教,法律,艺术,货币,市场等等,都在讲着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这种后天形成的人类文化系统,增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动员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概率。

身处这个文化系统中的人由此也被进行了心灵塑造。人一出生就沉浸于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不仅适应这种文化氛围,而且产生了对脱离这个氛围产生了恐惧,以至于会习惯性地排斥,甚至敌视,其他文化。

由此,现代人类的这种深深文化印记,也成了一种新的后天人性,深植于人的价值观中,构成了集体无意识。

认识到人类很多文化现象本质上都是人类编的人人都相信的故事,就可以了解到,人的价值观是主观的,往往植根于自己的社会出身和时代。

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在干什么?”

“我在走路。”

“为什么走路?”

“我去上学呀。”

“为什么要上学?”

“为了考上好大学啊!”

“为什么要考好大学?”

“为了能进一个好工作啊!”

“为什么要进一个好工作?”

“为了干好事业啊!”

“为什么要干好事业?”

“为了过好人生啊!”

……


上面的问答体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行为动机链条。人当下的行为,都是具体动机的体现。当前的行动只是通往目标的手段,而目标之后,还有更加深层的目标。

如果一直把“为什么”问下去,最终会到达“为了人生幸福”,“为了人生成功”或者“生命结束时感到没有遗憾”之类的人生观目标。

在通往人生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具体的路径应该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有些人会通过致富来获得人生的价值,有些人会通过获得社会地位和权力来实现人生价值,有些人会通过艺术,或者学术等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即便人不一定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也没有关系。最糟糕的就是在动机链条的某一环节,人把自己迷失了。

比如,考上好大学,本来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事业基础,结果进了大学,一放松,就开始沉迷游戏了;再比如,进个好单位,也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结果总是觉得现在的单位不满意,开始不停的跳槽,结果事业被荒废了。

人往往会把目的链的顺序搞乱。比如,有些人把干好事业放在找好工作的前面,结果为了一个行政职位,荒废了事业;有些人把事业成功看成人生的一切,结果没有了生活,失去了健康,事业也失去了依托。

更惨的迷失,是彻底的手段目标化,即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当成了目标本身,结果缘木求鱼

比如,人赚钱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用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赚了点钱之后,就管不住贪心,想赚更多的钱,永远不够,结果就成了钱的奴隶,也成了贪婪的奴隶,本质上是心魔的奴隶。

人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地位的剧烈变动,对人价值观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道与魔的赛跑,最终成为赢家的必然是魔。

一点点的进步,人的自我就会膨胀,人的价值观就会扭曲,甚至连人性都会异化。身家巨万的人,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心,企图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财富顶点再翻十倍,押上一切,放手一搏,结果倾家荡产。

相反,当人的社会地位下移的时候,人会更加痛苦。如果曹雪芹没有遇到家道中落,舒舒服服地当一辈子富家翁,能写出《红楼梦》这种巨著吗?很值得怀疑。

想想平时相亲相爱的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血流成河,尸骨如山,这时候人连动物都不如了!动物有这么同类相残吗?这其实并不是人性,而是心魔。

只有体会到价值观的主观性,易变性,和社会的无常,才能理解为什么“色即是空”

 
04 我是谁?


请试试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你说“我叫某某某”。你并不在回答你是谁,你只是说,你是某家的,名叫某某的孩子。

你说“我是一个职业投资者”。你也没有回答你是谁,你只是说,你从事投资这个职业。

你说“我是一个中年男人”。你没有回答你是谁,你只是说,你是某个年龄段的某性别的人。

既然不全面,你把个人详细档案都翻出来,全部读一遍,这样总可以了吧?然而,你仍然没有回答你是谁,你只是把你的个人信息描述了一遍。这些信息能够说明你的本质吗?

哦,你若有所思,然后小心翼翼的说,“我就是我自己啊”。谢谢你的耐心!但是,你不仅没有回答你的问题,相反,你已经着了“我者相”……

我到底是谁?

千万不要觉得你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按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说法,对于任何一个“物自体”都是没有办法认识的。你最多只能把握它的表象。佛学中也有这个意思,但是说法比较晦涩,更加难懂罢了。

总之,自我,你可以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了解,去认识,但是你永远不可能真正把握它。就像西方哲学,被定义为“爱哲学”,不存在绝对永恒的真理,哲学只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你也不能不去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因为你必须要在有生之年“扮演”好“自我”这个角色。

也就是说,尽管你不可能了解“自我”是什么,但是你可以“出离”自我,从一个客观的外部视角去把握“自我”,从而获得对“自我”更好的认识。

因为,人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并且会本能的追求自由意志,除非你从出离的角度把握“自我”,获得对“自我”的更好认知,否则你将不能排除掉尾随自我意识而来的心魔。

如果你去问一个和尚,“你是谁”,这个和尚会说是出家人,他不会提他世俗的名字,最多颂一声法号而已。僧人追求“无我”,把自我虚化了,忘掉自己的世俗出身是修行的一部分。

基督教也把自我降低到了一个不能再低的位置。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需要一辈子去赎罪。有了这么一个谦卑的自我定位,看一切东西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去爱。

机器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智能机器在预设程序驱动下,他们会毫不带感情色彩的执行命令。理论上,机器人在执行自毁命令时也会毫不犹豫。

可以把人想象成一个扮演“自我”的演员。在家中,“我”这个角色,对于父母来说,是子女;对于子女来说,是父母;对于夫妻来说是配偶。在工作中,“我”是公司的一名员工,是同事们的一位同事。在大街上,社会上,“我”是个路人甲。更重要的时候,在自己单独相处时,“我”是自己的演员,需要演好自己。

“我”演的家庭成员可能与家人感情好;也可能有点不和谐。“我”演的单位人可能事业成功,飞黄腾达,前呼后拥;也可能事业失败,职场失意,中年危机。“我”演的自己可能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也可能贫病交加,孤单落寞,流离失所,无人问津。

在处理自我本能时,人最大的心魔就是入戏太深。家庭关系,事业成败,自我感觉都可能让我们陷入“戏中”,不能“出离”。“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席慕蓉语)。

另一种自我心魔是处理不好各个角色的关系,过于偏废一种角色。轻症者,如重色轻友,家懒外勤之类。重症者,则如那些腐败官员的忏悔,“我对不起我的家人”。


05 赤子之心


从老子开始,不少中国的古圣先贤都喜欢拿婴儿来讲道理。在人性三原色中,最为本质的生物本能,用婴儿的状态来说明,生动形象。

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每天只是专注于吃喝拉撒,对自己非常诚实,饿了就哭,绝对不会客气,也不会矫揉造作,非常符合造物主对生物的基本要求。

由于价值观没有形成,婴儿没有是非心,没有比较心,不会攀比,不会嫉妒,有人吹捧也不会飘飘然,各种外在的诱惑对他来说都是“空”。

婴儿也是人,已经具有了生物本能。他能体会到吃奶是快乐的,也能体会到这种快乐好短暂,一会儿就又饿了。因此,婴儿的胃也是永不满足的,早早地就体会到人生之“苦”。

尽管如此,婴儿对于这一切非常坦然,该吃了就哭,有的吃就吃,吃饱了就睡,生活得非常踏实。

这种心态,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或者叫做“初心”,“良知”。

这种“赤子之心”,具足了一切人的生存智慧,并且,没有受到自我意识的扰乱,没有错误价值观的蒙蔽。

婴儿的理智还没有发育,不管对的还错的思维方式都无从谈起。连情感也只是围绕着生物本能起伏,不会有感情用事的情况发生。总之,只有快速成长,而没有心魔相随。

但是,过了婴儿这个特殊时期,婴儿开始认人了,也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接受身边亲人的影响和教诲,宝贵单纯的赤子之心也不复存在了。

当笔者小时候听说“人生糊涂识字始”(鲁迅先生语)这句话时,真是非常吃惊。读书识字,能学会很多知识,明白很多道理,怎么可能是糊涂的开始?看看那些有学问的先生,怎么可能是糊涂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要说识字,自婴儿期以后,人从小长大,每成长一步,心灵都多被蒙蔽一层。如果不及时清扫,人的心灵会混沌污垢得面目全非。

关爱子女是人的生物本能,但是父母会因为生气打孩子,一时涌起的愤怒情绪遮蔽了良知。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不能亲自负责养育孩子,这就不是感情冲动了,父母的心已经被异化了。
 
按照人性,父母为了孩子,其实是可以牺牲一切的。但是,受了教育,长了见识,骄傲地成了精英的人,作为人父人母,本性却非常容易被蒙蔽。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哪里会有天伦之乐?

五祖弘忍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去除心上的污垢,恢复“良知”,这就是阳明先生致力的“致良知”

 
06 回归之旅


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人便开启了一场人生之旅。每有一点成长,离初心就远了一步;每有一点进步,心中的魔就十倍速膨胀。终于有一天,人需要一场修行,来把我们从心魔哪里救赎回来。

修行,不是做加法题。不是增长人的理智,不是开阔人的见识,不是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提升人的智慧。人在天地间需要的一切,都已在具足于心。再增加,只是徒增心魔。

修行,是做减法题。要把一切心灵上蒙蔽的污垢,心中弥漫滋长的心魔,都统统去除掉。

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提出,所有神话中的英雄都经历三个阶段的考验。第一阶段是离群索居(separation),要与原本所属的群体分离,第二阶段是经历考验(ordeal),第三阶段是通过考验以后复归(return)本源。

很多人并不会太在乎这个复归本源阶段。如果是看电影,看到英雄回归,观众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场了。但是,所有的英雄,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就不可能成为英雄。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扔下农具,以将军的身份,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在战争胜利后,就解甲归田,回归农场。此后,在联邦总统选举中被选为美国总统,做了八年,又一次回归农场。

试问,如果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后,拉起了军队,成立了山头,成了军阀,那他还是英雄吗?如果华盛顿在总统任期结束后,不甘心回归,而是继续从政,卷入一些有损名声的事情,那他还是英雄吗?

回归,并不局限于英雄,也不限于远征的人,人人都需要回归之旅。回归,不牵涉你要去或去过的地方,是帮你回归初心。回归之旅,正是修行之旅。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不能忘掉自己出发时的目标,不能把自己迷失在中途,随时都需要校准自己的方向。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不管外部的评价如何,也要回归本心。

幸福与否,成败与否,荣辱与否,尽量超脱一点。意识到“自我”只是自我意识所演的一系列角色。重要的是,要把各种关系回归到“剧本”要求的状态,才是靠谱。

最深刻的修行,就是“致良知”。人人都不缺一颗“赤子之心”,成长中,人的心被蒙蔽污染,必须清楚这些心魔污垢,以回归“初心”。

如果你是一名以投资作为终身职业的人,你面临的诱惑非常多,你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挑战非常多,你周围的信息多到爆炸,各种观点让你无所是从。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你不能单靠你的理智和意志力,你要靠心灵本身的力量来解决心灵的问题。而心灵的修行,在于回归。

踏进股市,并非人生宿命,只是一种偶然。成为专业投资者,只是我们人生中,扮演的诸多角色中的一个。你演的这个角色,可能是个成功的角色,也可能是个失败的角色,但是你的目标是做一个成功的演员,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演技提高。

即便注定要演一个失败的角色,也要演得出彩。不管成败,你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你的初心。

当你把自己回归到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状态时,你不会试图控制自己的投资业绩,而是会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好每天的糖摄入量,使自己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你也不会试图控制业绩的波动率,而是会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好自己的心率,也就是使自己时刻保持情绪稳定,不受市场先生左右。

前者是你无法控制的,后者是你可以控制的。你不再自我怀疑;你永远保持使命感。当人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的时候,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最幸福的。

 
后记


为了修成正果,僧人先要舍弃财物家庭,剃除须发,穿着袈裟,离家去过流浪生活。然后他被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戒律。

他只准获取别人施舍的东西,以获得最低标准的生活水平。还必须温和善良,善待众生,不能狂妄乱说,不能欺骗,不能伤害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一草一木。

僧人通过严格的自我行为约束,在道德方面得到了圆满,也不再感到恐惧,他体会到了自己内在纯粹的快乐。接下来,他可以自由地把注意力转向对内心世界,没有分别心地观照自己的身体,就像它是别人的身体一样……

这样,这个僧人就慢慢得道了。得道,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起点。得道只是更高层次的修行的起点,只是向着成佛回归的起点。

得道的高僧不会去担心此生是否已经成功,也不会去焦虑此生是否幸福。因为,他追求的是“无我”,无分别心。他也不会抱怨身体的痛苦,也不会担心自己是否长寿,因为他追求的是摆脱生命的轮回,和心灵的永生。

佛教,乃至所有的宗教,要解决的就是解脱生死。股市上的修行,要解决的就是超越成败。

人不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也不必试图停留转瞬即逝的现在,只有尽一切努力做好准备,并耐心地等待未来,才能从容不迫,不辜负初心。

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一定要看得远,而是要宽恕并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做好准备。

人生不是一场对成功、成长和青春的漫长告别;而是一场对失败、衰退和年老的坦然迎接。

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年轻的心会带着人去远方流浪。无论人走得再远,都需要回归;无论人飞得再高,都需要降落。年轻时不要怕,老年时不要悔。

该放飞就放飞,该回归就回归,不必担心情归何处。

命中注定,则注定命中。


本篇为我们对于价值投资思考系列的第三篇。前两篇请参考

《价值投资是一项事业》

《价值投资是一套心法》


往 期 推 荐
 围炉书会 | 价值投资者的中国实践

 大脑深处的播放键

 成为一名斯多葛

 历史的周期与成长(下)

 历史的周期与成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