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人生的加速

陆思捷   2022-03-11 本文章205阅读


前 言

我们的公众号有一个固定栏目——书摘推荐,旨在学习不同学科中的思维方式,一点一滴地累积,从而达到芒格先生所说的多学科思维模型。


除此以外,我们团队内部也一直举行【六禾读书会】,图书涵盖同样广泛,从经济、投资到物理学、生物学等等,通过这种深度的分享讨论,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智慧。


一些精彩的思考,我们也尝试将其梳理成章,希望能与读者一同分享,去年《历史的周期与成长(上)》《历史的周期与成长(下)》《成为一名斯多葛》等系列原创都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我们始终坚信投资的结果从长期而言,是一个人认知的体现,所以会持续读书会的分享,持续成长,祝开卷有益!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木心

 

很多人可能会有着这样的感受,觉得人生过得越来越快,小时候,感觉每一天都很漫长,而到了中年后,十年却弹指一挥间。人生仿佛是一列加速的火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就到达了下一站。

 

有人会将其归咎于外因,科学带来的技术和巨量的讯息裹挟着生活节奏加快;有人将其归结于内因,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大脑神经元脉冲的速度随着年龄而变化,使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快;甚至有人做了物理学的研究,来算时间是否是真的在加速。

 

即便客观意义上的时间确实是加速的,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是非线性的,如果放任感知来引导我们,那确实会不断加速,幸而它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自己改变,自己创造,以此对抗我们人生的加速。

 

 

01 复杂与挑战


 

如果你养育过小孩,一定记得小朋友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会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会问;“这是什么呀?”,第二个阶段则变成了“为什么呀?”。

 

对于小朋友而言,几乎所有事都是新鲜的、具有挑战的。

 

家长可能会有相似的体验,某一阶段小孩会在吃饭时把餐具不停地摔倒地上,让人非常恼火,但现在的认知心理学已经指出,并不是小朋友调皮或者不爱吃东西,他们只是发觉到了“东西掉到地上原来会响”这个原理,进而反复地求证确认,一旦觉得没必要再进行更多的实验了,这个行为就自然停止了。

 

因而在大人们看来稀疏平常的东西,在小孩看来却是复杂的。辛苦地带小朋友去远方旅行,想看名山大川,但他对此却不感冒,而是对地上的几只虫子观察得饶有兴致。

 

到了上学的时候就更不用提了,现代学科的庞大复杂也使得我们的学习持续存在着挑战,每次升学也都需要与新的老师和同学建立连接,因而不断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每天都不一样。

 

但成年后,我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架构大致成型,这种复杂学习和社交活动所带来的挑战感会逐渐消退。大部分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也变小,所以我们觉得单调、周而复始,每天都一样。

 

人生就此渐渐缩圈,我们对熟悉事物的感知程度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不敏感,人生也就此加速。

 

如果你乘车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你往往会发觉去程比回程更漫长,因为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但也有人偏偏不这么干。

 

加拿大落基山脉舒斯瓦普地区在印第安人心中是片富庶之地。该地区的人民在此建造永久性的村落,从环境中开发所需要的资源。他们有一套复杂的技术,能有效地运用资源,生活因而满足丰富。

 

但众长老说,当周遭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时,生活就没有了挑战;没有挑战,生命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这些睿智的长老决定全村每25-30年迁徙一次。全村都搬到另一个地区,并在此迎接新的挑战。

 

他们必须熟悉新的溪流、新的打猎小径,找到盛产凤仙花的新地区。现在生命又有了意义,值得用心投入。每个人都觉得返老还童,并且更加健康。 

 

挑战与复杂,是我们感知人生的重要维度。

 

 

02 成长

 

 

但光有复杂与挑战并不能给我们足够的力量去对抗加速。

 

现在的电子游戏也设计得非常复杂,游戏人物的技能、道具、不同的应用场地、关卡等等,没有全情投入往往难以胜任。玩游戏时往往也觉得很愉悦,时间过得特别快。

 

但事后回想起来,不少人却很懊悔,觉得虚度了光阴,和玩游戏时那种全然忘我的状态完全相悖。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长——经由挑战带来的成长的缺失。

 

游戏能带给我们新鲜及放松的体验,但并不能带来成长,相信你在回忆过去时,刚学会驾车的那种兴奋感要远强于你在某个复杂游戏里打到顶级的满足感。

 

周星驰在电影《功夫》中就生动形象地做了展示:当你以为一个功夫高手已经武力超群时,又有另一个高手出现,一山更比一山高,随着剧情发展,我们也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给我带来强烈的观影快感。

 

但电玩和电影都是有设计好的剧情和脚本,依照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而言: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有剧本的是有限游戏,到头了无非就是天下第一,而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所以,想要在人生这场无限游戏里中一直玩下去,持续成长就变得举足轻重。

 

我们曾在《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一文中叙述了贾雷德·戴蒙德的一生,可以说正是持续成长的典范。他不停歇地钻研生理、地理、历史、生物、音乐等多学科,学习了12门语言,直到65岁还新学意大利语。他的经典书作均是在60岁后所著。

 

我们从他的这句话里就可以相信,他的人生不是加速的:


在我还是青少年时,我认为近30岁的年轻人处于人生的巅峰,也最有智慧,30多岁的人已经是中年人,而60岁以上的人则是老人。现在我已75岁,我认为我人生的巅峰是在60多岁和70岁出头时,而85岁或90岁左右才是我的老年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的“快慢”取决于我们是否一直在成长。

 

 

03 内心秩序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后简称为“米哈里”),于1975年提出了“心流”理论,并于1990年出版面向大众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

 

他提到,人类心灵的最优体验并不是幸福、并不是快乐,而是在一个人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的时候,此时心中澄莹如练,行动与目标搭配得天衣无缝。


而幸福和快乐只是获得这种安宁时随之而来的副产品。

 

之所以称这种状态为“心流”,是因为接受它调查的人大多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好像漂浮起来”,“一股洪流带领着我”。

 

米哈里指出,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因而,把前面两段的内容转换一下语义:心流体验是我们对抗人生加速的关键

 

很多人在享乐时会也会有积极的体验,但心流与享乐并不相同,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因为享乐可以不花力气,只要大脑特定中枢受到电击或药物的刺激,就能产生享受的快感。


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心流可以帮助维护以及建立内心秩序,维护内心和谐。米哈里借用了一个热力学的名词来描述心流的反面——精神熵。

 

“熵”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它会自发地朝着越来越混乱、混沌的方向发展(熵增)。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同样如此,需要有心流体验帮助我们反熵。

 

无独有偶,王小波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中和米哈里达成了一致:


一般人尽量避免爬山。用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反熵的现象,所发趋害避利肯定反熵。立志写作在我身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反熵过程。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干这件事,除了它是个反熵过程这一点

 

写作正是帮助他建立内心秩序的方式。

 

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人们历经心流时,往往会出现神奇的时间感异常。

 

1741年8月21日夜晚,作曲家亨德尔像往常一样回到伦敦的家,收到了一封友人寄来的剧词,希望他能帮助谱曲。

 

亨德尔起初并不在意,夜里失眠时才打算过目一遍,但当他读到第一句话时,仿佛就被击中了,如同神赐的眷顾。剩余的整整3周,他未曾离开过自己的房间,不停地在谱曲,不分时间和钟点,不知白天和黑夜,他的身心被从心灵深处涌出来的奔腾激流席卷而去。

 

9月14号,当他终于完成最后一个音符后,觉得疲倦,整整在床上睡了17小时,然后起来疯狂大吃了一顿。

 

而这首曲子,就是《弥赛亚》,而后成为了全世界传唱最多的清唱剧,基督徒的圣曲,其中的篇章《哈利路亚大合唱》在世俗生活中亦耳熟能详。

 

亨德尔不觉得他花了3周的时间那么长,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小时犹如几分钟。

 

但心流活动又容易被记忆深深铭刻。因为在心流中,一个人必须全神贯注,人与行动完全合一,失去自我知觉。


但心流后,自我意识逐渐复苏,这时的自我已经和经历心流前不一样了:新技巧和新成就使它变得更丰富,以更强的面貌出现。

 

所以处于心流体验中,浑然不觉时间,心流体验后的回味,又让我们对人生的感知度更为丰富

 

在学生时代,我们更容易体会到复杂的挑战与随之而来的成长,注意力也大多集中于校园生活上的一切,同时也没有社会上的种种烦扰所干扰,基本不用为生计发愁、被疾病所困,因而更容易处于心流之中

 

但这种相对被动、甚至“乌托邦式”的井然秩序并不牢靠。


随着年龄的渐长,越来越多的外界因素会导致我们内心秩序的紊乱,注意力经常被干扰分散,很难集中,更不用说处于心流状态了。


往复如此,丰富的感知自然越来越少,因而愈发觉得时间也越来越快。

 

所以,学会主动地建立我们内心的秩序,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挑战更有难度的工作,学习一项新技能、仔细阅读一本好书、写作、运动,都是我们对抗人生加速的武器。

 

 

04 人生的意义

 

 

《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莎拉·布瑞斯纳曾说:人生不是由分钟、小时、天、周、月或年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瞬间构成的

 

确实,回想人生,马上跳入脑海的并不会是某年某月我干了什么事,而是一个个瞬间:


第一次学会骑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结婚生子,住进自己买的第一套房子,或是阅读到一本喜欢的书,听上一段悦人的音乐,经历一次难忘的远行。

 

生老病死,我们无法左右,但有更多的事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对抗人生的加速的也正是取决于我们创造了多少这样的瞬间。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就回忆起他的一个瞬间:


据说人们通常记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被某个重要的观念感动。我也记得一清二楚,受到索罗斯的激励,1987年我在纽约第二十一街和第五大道路口的巴诺书店一口气看了50页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且疯狂买下双手抱得动的所有波普尔著作,担心以后会缺货买不到

 

我也清楚记得10岁时寒假,在离家最近的新华书店翻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那个午后,阳光撒下来,我坐在地上径直进入了魔法世界,快日落时拿着零花钱买下了当时出版了的前3本书,兴奋地抱着它们走回家。那个瞬间至今历历在目。

 

尽可能地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休闲、社交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心流体验,能让我们获得更多这样的高峰体验和瞬间,我们的人生也由此更为丰富。

 

1924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第三次来到了珠穆朗玛峰,前两次的珠峰之旅,他都没能登顶,他已经38岁了。


一年前,他在美国作报告时,《纽约时报》记者不停地追问马洛里:“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拉玛峰?”


马洛里回答:“因为它就在那里(Because it`s there)”。这句话从此成为了登山界圣经般的名言。


在米哈里的研究中,他发现攀登是非常容易产生心流的一项活动。

 

对于攀登者而言,它的魅力就在于攀登本身;当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心流,没有别的理由。


这可能就是马洛里这句名言背后的本质。山就在那里,不需要理由。

 

哲学和心理学经常会探讨人生的意义,米哈里认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只要能为一生的精神能量建立秩序,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


它可能是成为啤酒瓶收藏家,找出癌症疗法,或只是希望儿女过得好,光耀门楣。只要方向明确,行动规则清楚,并能集中注意力,任何目标都能使人的一生充满意义。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对抗人生加速的“终极”方法就是:化整个生命为心流体验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参考资料:

1.《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2.《发现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3.《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往 期 推 荐
 投资思维的除法:概率思维

 做波动的朋友

 长期持有:长期到底是多长?

 投资思维的乘法:复利思维

 有益的神经质:勇于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