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的神经质:勇于不敢

陆思捷   2021-07-11 本文章592阅读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生物学家兼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他28岁时去到新几内亚岛的热带雨林做田野调查,与当地人找了一块营地,准备搭帐篷。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处完美的地方,在一颗高大笔直的树下,正好位于山脊的一片空地,视野开阔,很适合观察他研究的鸟类。

 

但新几内亚的朋友们却非常焦躁不安,说什么都不肯睡在帐篷里,宁愿睡在百米开外的露天地上,因为这棵树已经枯死了,可能会在他们睡觉的时候把他们砸死。

 

但戴蒙德认为,这棵树这么高大,即便枯死,也依然站立了好多年,也许有可能再伫立好多年。即便我们睡在这棵树下面一个星期,它这个星期肯定也不会倒下来的,非常安全。

 

最后,其他人还是拒绝了,只有他一个人睡在树下的帐篷中,他相信他的新几内亚朋友们都是妄想狂。

 

过了很多年,当他又累积了不少在新几内亚的生活经验,发觉每个夜里都能听到森林里某个地方枯树倒地发出的巨响。

 

他做了估算,如果选择夜里睡在枯树的下面,那棵树木碰巧倒下来把他砸死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那么只要不出3年(1095个夜晚),他肯定就死了。

 

而新几内亚人,1年中,约会有100个夜晚在森林里度过,这意味着,不到10年,他就可能一命呜呼。

 

他才发觉新几内亚人的坚持,这样的神经质完全是有道理的,概率再小的事,只要你重复做,做得够多,它也一定会发生。

 

戴蒙德称之为“有益的神经质”。

 

 

01

 

 

在时间的尺度下,一切微小的事情,都会被放大。

 

有一个数学术语——遍历性,也恰好描述了这类现象。遍历性,是指某类事件在大样本和充足时间的检测下经历各态后,统计结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一致的。

 

《黑天鹅》作者塔勒布在其《非对称风险》中对遍历性做了形象的案例阐述。

 

有100个人去赌场赌钱,有些人会亏,有些人会赚,根据样本观察,大约1%的赌徒会爆仓。即同一时间内,平均都有会1%的赌徒全部赔光。

 

如果假设一天玩下来,第28号赌徒爆仓了,那么第29号赌徒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现在切换一下思维:假设有个人带着固定的钱(输光了不能再借钱)去赌场,连续赌100天,在第28天爆仓了,那对于他而言,还有第29天吗?

 

不会有了,他赔完了全部的钱,在这场游戏中永久地出局了。

 

100个人去赌场赌一次的成功概率,并不适用于1个人去赌场赌100次。

 

在这里,第一种情形是集合概率,涉及一群人;第二种情形成为时间概率,涉及一个人穿越一系列时间。集合概率与时间概率不一致,即过去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未来的情形,这种情形就不具有遍历性

 

巴菲特在1998年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就用了更为直接的例子来说明它: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100个弹夹,而里面只有一个是有子弹的。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下扳机,你想要多少钱?

 

巴菲特说:我不会干,给多少钱我都不干?要是我赢了,我也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就不用说了。对于这类事(有可能全部出局),我一点都不想做。

 

如果说巴菲特只是举例子的话,那塔勒布可谓是亲身经历。

 

在塔勒布小时候,正值黎巴嫩战争,他的一个好友拿到一把可以装6发子弹的左轮手枪,只在其中装了一颗子弹,玩起了上述游戏,结果因此失去了生命。他的好友当时只有10多岁,还有大把的人生要去体验,这对塔勒布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样不谋而合,新几内亚人“有益的神经质”的人生态度,也改变了戴蒙德,他回到美国之后,不管开车、淋浴、爬上梯子换电灯泡、上下楼梯还是走在地面光滑的人行道,都非常谨慎。

 

戴蒙德的一些美国朋友看他这样小心翼翼都觉得疯狂、好笑。在他的西方友人当中,和他一样小心的只有三个人。

 

这三个人,一个是开小飞机的驾驶员,一个是在伦敦街上执勤、没佩戴枪支的警察,还有一个则是钓鱼向导,常在山间的急流泛舟。这三位朋友都是职业使然,在长年的工作中,目睹过同行因为不小心而丧命,因此凡事谨慎,步步为营。

 

塔勒布做了总结:人们可能会喜欢风险,但肯定厌恶爆仓、破产和毁灭。生活中的核心非对称性在于:如果一个策略有可能触发爆仓风险,那么无论多么大的收益都得不偿失。

 

所以,对于可能让你一下出局的事情,哪怕它的概率再小,都不要尝试,确保自己永远在场,是我们人生及投资的“第一要义”

 

 

02

 

 

这个道理听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就如飞蛾扑火一样,许多人,甚至是传统意义上被认为高智商的人,依然会犯下这个错误。

 

如果你有机会去翻看美国各大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就会发现一个名为Long-Term Capital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可能是被提及最多的名字。

 

1994年,长期资本成立,创始的16个人星光熠熠,都是行业大拿,还包括学术界的明星人物,期权定价模型的两位提出者斯科尔斯及莫顿(他们在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基金业中的“梦之队”。

 

他们从事的并不是大众熟知的股票多头,而是套利策略,抓取市场中被错误估价的机会,进行低风险套利,再积小成大。

 

事实也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长期资本取得了非常卓越的业绩,头几年的费后回报率为21%、43%、41%、27%,并且波动控制得非常小。

 

普通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低风险的套利策略能有如此惊人的回报表现。

 

答案就在于杠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通过高杠杆的方式,放大收益,1998年初,他们持有约1292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其中只有47亿是本金,剩余1245亿均是通过各种衍生品借来的钱,杠杆比率达到惊人的26倍!

 

杠杆看上去好像风险极高,但是他们的豪华智囊团仔细计算了他们策略的风险,认为不值得担忧,除非发现极其极端、堪称百年一遇的风险事件(按照他们的专业术语:6个西格玛、7个西格玛以外事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的确,业绩也验证了他们的计算。

 

但是到了1998年,百年一遇的风险发生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使得俄罗斯在1998年爆发了债务危机,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发生了巨大的波动。

 

在此之前年化业绩高达40%的长期资本,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资产几近归零,因为其巨大杠杆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美联储不得不出面采取“纾困行动”,才得以缓解。

 

图:蓝色为长期资本的净值曲线

 

巴菲特谈到长期资本时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第一,他们16个人的智商惊人的高,任何一家公司都找不出这么聪明的16个人和他们媲美,哪怕是微软。

 

第二,他们也都是在投资行业摸爬滚打、久经沙场的老手,并不是半路转行,加起来得有三四百年的从业经验了。

 

第三,他们都是正派、体面的人,把自己的大多数身家财产也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中。

 

就是这群聪明绝顶、履历丰富、全情投入的人,不但亏完了投资者的钱,把自己也搞得几乎一无所有。

 

巴菲特评价说:他们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绝对是傻,不管他们智商有多高。


To make money they didn’t have and didn’t need,they risk what they did have and did need.

 

虽然惨痛的案例还历历在目,并且被列为经典案例不断提及,但历史却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今年3月,采取高杠杆的对冲基金Archegos(持有8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其中净资产约为150亿美元,使用了5-6倍的杠杆)的几个重仓股Viacom、跟谁学、雾芯科技等接连遭到大幅下跌。

 

这使得对其提供融资服务的各大投行采取强平措施,不仅Archegos的净资产迅速清零,因为其体量的巨大,清盘不及时,瑞士信贷也发生了巨大亏损。

 

不要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

 

 

03

 

 

我们曾在《发明家和棋手:财富管理的杠铃策略》一文中提及王小波的一段精彩论述:

 

不同性质的事,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也就是说,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

还有一类如发明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糊涂都可以。

 

在枯树旁露营,拿左轮手枪顶着太阳穴扣下扳机,使用高杠杆,就是“棋手”。

 

但我们同样可以运用非对称的另一面:即犯错误时,损失很小,试错成本很低,但一旦做对了,会有巨大的收益,从而成为“发明家”。

 

期权的买方正是这样的策略:当事情并不如我预期地所进行时,我的损失只是期权的成本,损失是有限的、可承受的、并且可预期的;而当我看对了的话,我的收益可以是巨大的,没有上限的。

 

图:Unlimited Profit 无限收益 


而作为交易对手,期权的卖方则相反,收益有限,但损失无限。

 

当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金融工具,经过充分定价的期权,通常卖方很少会出现理论上无限损失的风险情况,所以有些机构,会时不时刻意卖出期权寻求收益增厚。

 

美国的佛罗里达,甚至就有这样一家对冲基金就靠专门卖期权获利,创始人James Cordier为此创办的网站干脆就叫Optionseller.com(期权卖方.com),他认为期权通常不容易被执行,即便被执行,标的价格的偏离程度也不会大(损失可控)。

 

因而,他就专门寻找交易对手,卖出期权,以此作为核心策略,然而2018年11月15日,他卖出的期权被大量执行,遇到了他没有预估到的价格偏离,1.5亿美元的本金在1天内灰飞烟灭。

 

而他的大部分客户,在佛罗里达的中产阶级,辛苦一辈子赚到的钱,也伴随着基金一同消散,再也无法回来。

 

图:Unlimited Loss 无限损失 


当然,除了期权,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做好资产配置及构建投资组合本身成为“发明家”。

 

塔勒布就对此给出了名为“杠铃策略”的解决方案。

 

杠铃策略并不是代表对称的,而是说它由两个极端条件组成,中间空无一物。即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以应对负面的黑天鹅事件(那些让你出局掉的事),而在其他领域承担一定风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正面的黑天鹅。

 

以财富管理来举个例子,如果某个人的资产80%以现金的方式持有或以所谓的“保值货币”存储起来,而剩余的20%投资于风险高的证券,那么他的损失不会超过20%,但是收益是没有上限的。

 

大白话就是,拿亏得起的钱去做风险高的投资。一定程度上,“发明家们”就是把自己的资产做成一个“期权策略”。

 

如果说确保自己在场,不被爆仓出局是最基本的前提,那利用非对称的极端情况去获取正向收益则更进一步,这也是塔勒布思想的核心。

 

 

结尾

 

 

《道德经》第73章开头说道:“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我们所要体悟的人生道理,老子在2500年前就说清楚了。

 

毕竟在时间的尺度下,无论是人生还是投资,遍历性终究会体现它的另一面:


收益巨大的正面事件,即便概率小,但只要我们持续地做,不停地做,重复地做,它也必然会发生。

 

时间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好杠杆,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到的只是:

 

保持有益的神经质,勇于不敢。




往 期 推 荐
 投资思维的减法:证伪思维(下)

 投资思维的减法:证伪思维(上)

 投资思维的加法:系统思维

 提升投资幸福感的三个秘密

 风险溢价分位大幅回落,市场重回“舒适区”